素有“饲料之王”美称的玉米如今已不再是制衡饲料市场唯一的晴雨表,菜籽饼、大麦、稻谷等陆续成为饲料界的新宠,装点得“饲料王国”异彩纷呈。打开“饲料王国”的金钥匙是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所长、博士生导师许梓荣教授。
1966年许梓荣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,主动要求到农村工作。1979年,他考回母校,攻读动物生理生化硕士研究生,毕业后留校。1987年他到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合作科研。1989年回国后,成立了国内首家高校饲料所——浙大饲料研究所。
十余年基层工作经验使他清醒地看到:我国农村因病致死的牲畜不到1%,而绝大部分牲畜死于营养不足。饲料的核心是蛋白质含量,菜籽饼蛋白质含量高达36—37%,但菜籽饼中所含的硫代葡萄糖甙进入动物体内超过5%时,禽畜就会产生不良作用。如何使菜籽饼脱毒成为饲料专家主攻的目标。然而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,菜籽饼脱毒研究的成效依然不佳。
面对世纪难题的挑战,许梓荣另辟蹊径,进行了艰辛的探索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1986年,许梓荣终于研制出“6107”菜籽饼解毒剂。“6107”的问世,使菜籽饼在配合饲料中的比例,由5%提高到20%,大大缓解了我国饲料中蛋白质紧缺的状况。我国年产400万吨菜籽饼,由肥料转化为饲料,每年可节粮320万吨,节约成本40亿元。这项成果获国家教委199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。随后,在“6107”添加剂的基础上研制的“浙农1号”猪用和肉禽系列全价饲料,被国家科委列为“八五”星火计划重点项目。
早稻丰产不丰“收”,大麦因销路不畅而积压,长期困扰着政府有关部门。许梓荣知难而上,攻克了稻谷除霉防霉技术和适口性差、不易消化的缺点,使陈年早稻谷转作饲料派上用场。许梓荣大胆引进芬兰项目,专题开展以酶技术为核心的大麦优化饲用技术研究,运用生物工程技术,开发出了复合酶制剂,大大提高了大麦饲料资源的利用。以大麦为主生产的配合型饲料,每吨可降低成本10%—15%,并且改善了猪肉、鸡肉的品质。
浙大饲料研究所起家时仅有5万元资金、两间旧仓库、两位助手。经过许梓荣近10年的艰苦创业,今天已拥有33位科研人员、2500万元固定资产、12000平方米建筑,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饲料科技方面的高级人才,同时研究推广了16项科技成果,其中有5项成果获奖。
科研成果不能束之高阁,要让它施惠于千家万户。正是抱着这种态度,许梓荣辗转于浙、皖、沪、赣等省、市,行程百万里,举行上千次报告会和讲座,普及科学饲养知识,推广饲料科技,探寻市场的亮点,走上了科技与生产结合之路。许梓荣由此被人誉为“推广教授”。
在潜心科研的同时,许梓荣仍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,已培养出16名研究生,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饲料人才。他已经出版2本专著,发表16篇学术论文,其中3篇刊登在美国和国内一级刊物上。1990年许梓荣获国家教委、国务院学位办“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”称号,1991年获“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”称号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
集所长、教授、总经理为一身的许梓荣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,他以发展现代畜牧饲养业为己任,为把饲料所办成国内生物学分子领域一流的实验室、研究所,不懈地努力着。